在苏联行政区划体系中,高加索山脉以南区域被命名为外高加索,由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山脉以北则称为北高加索,归属俄罗斯联邦管辖。值得注意的是,奥塞梯民族同时分布于高加索山脉南北两侧。苏联当局将北奥塞梯划入俄罗斯版图,而南奥塞梯则归属于格鲁吉亚管辖。这种人为划分导致奥塞梯民族被强行分割,为日后埋下了潜在冲突的种子。
随着苏联在1991年解体,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于90年代初期相继宣告独立,俄罗斯政府对此给予了实质性援助。这一政治格局的演变,成为引发2008年格鲁吉亚冲突的关键背景因素。
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时期,该国曾向车臣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导致双边关系持续下滑。西方阵营迅速向格鲁吉亚示好,随着亲西方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当选总统,该国政策方向明显转向西方。
2008年4月,北约正式决定接纳格鲁吉亚为成员国。然而仅仅四个月后,俄罗斯便迅速采取军事行动,在短短十天内击败格鲁吉亚军队,同时控制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争议地区。
当前格鲁吉亚再度成为国际焦点,似乎已淡忘了过去遭受的军事打击。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该国部分势力重新提出加入北约的诉求,但由于内部存在严重分歧,其政治走向并未像乌克兰那样完全倒向西方阵营。
就在局势紧张之际,欧盟采取了进一步激化矛盾的行动。由于经济增速持续低迷始终是格鲁吉亚面临的首要难题,该国长期将加入欧盟视为重要发展机遇。但欧盟方面近日出人意料地表示,已正式中止格鲁吉亚的入盟谈判程序。
据观察人士分析,西方阵营可能再次采用"颜色革命"策略。当前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占据绝对优势,北约整体陷入持久战泥潭。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对抗战线,以维持对俄罗斯的持续施压态势。
欧盟驻格鲁吉亚代表帕维尔·赫尔琴斯基公开表示,格鲁吉亚入盟谈判的中断源于其现政府立场不够清晰。他指出,该国近期频繁出现反对欧洲和西方价值观的言论,这种倾向与其申请加入欧盟的基本诉求存在明显矛盾。
欧盟明确表态指出,格鲁吉亚现政府未能与西方阵营保持立场一致。若要推进该国加入欧盟的进程,必须组建一个令西方认可的执政团队。这一表态实质上要求格鲁吉亚在价值取向上必须与西方国家完全契合。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披露的最新情报显示,美国正密谋在10月26日后推动格鲁吉亚政权更替。根据已获取的可靠证据,西方国家计划采取全方位措施干预格鲁吉亚议会选举,确保10月26日的投票结果符合其战略预期。
倘若西方阵营扶持的候选人赢得大选,格鲁吉亚将迅速转向亲西方立场;反之,若选举结果不符合预期,美欧国家将拒绝承认选举合法性,转而通过其他手段扶持其代理人掌权。
有报道指出,格鲁吉亚近期通过的外国干预法案限制了美西方势力对选举的直接操控,此举立即引发多个西方国家的强烈抗议。这一情况表明,当格鲁吉亚现政府不再顺从西方意愿时,西方国家便会试图扶持更易操控的代理人来接管该国事务,使其像乌克兰那样沦为对抗俄罗斯的政治工具。